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肥胖解密 (8): 食物的胰島素反應


作者: shanemate 
(文章歡迎轉載,請保留原作者及出處)

高蛋白減肥的問題在哪裡?為何高蛋白飲食會復胖?

第一個問題在於雖然蛋白質不會引起血糖升高,但蛋白質還是會刺激胰島素分泌。所有的食物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血糖,只佔了胰島素分泌的23%原因。還記得肥胖解密(6)有個24小時胰島素分泌的圖嗎? 圖中你可以看到就算不吃東西,身體還是會分泌胰島素,這個胰島素最低值就叫做空腹胰島素1967年,科學家就已經發現空腹胰島素佔了24小時胰島素總分泌量的50%


你吃的食物只佔了胰島素分泌量的50%,而且所有食物,不管會不會引起血糖變化,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

這一點很重要!大家都聽過升糖指數(GI),也知道糖尿病患應該要攝取低GI的食物,避免高GI的食物,以免血糖增加太快。對糖尿病患而言,血糖是第一優先,因為高(或過低)血糖會有立即性的危險。但是從胰島素阻抗的文章裡,我們知道胰島素會導致胰島素阻抗,進而惡化糖尿病。所以不管就一般人減肥的需求,或是糖尿病患的觀點,都需要重視胰島素。

血糖很重要,但也別忽略了胰島素。如果只顧血糖,你有可能攝取了低GI,但卻會引起高胰島素的食物,結果依舊造成肥胖與糖尿病。

那為何蛋白質會刺激胰島素分泌

1986年,Dr. Michael Nauck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讓一位實驗者口服葡萄糖水,另一位實驗者則是用靜脈注射相同量的葡萄糖水,然後測量身體變化。兩位受試者的血糖變化程度一樣,這不意外,意外的是他們胰島素分泌的量大相逕庭,而且,口服者的胰島素分泌遠比靜脈注射者高。這點很奇怪,靜脈注射的效果通常大於口服藥,因為靜脈就是直接打到你體內,口服的還要經過消化。但是在刺激胰島素分泌這一點,靜脈注射竟然遠低於口服的效果!?而且這和血糖的程度無關。

原因就在消化。當食物一進入口中,胃就會分泌腸素胰素(incretin, 包含GLP-1GIP兩種肽),腸素胰素會馬上指示胰島分泌胰島素。脂肪,蛋白,碳水化合物都會刺激腸素胰素的分泌。所有的食物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只是程度不一。

我們可以仿照GI的方法,來量測各種食物的胰島素指數(Food Insulin Index, FII) 也就是該食物刺激身體分泌胰島素的程度。這在1997年首次量測。

中文版的可見維基百科,但是資料較舊,是用白麵包當參照物。

最新的是Dr. Kirstine Bell 的研究,可以看她的博士論文附錄,她是用葡萄糖水當作指標。

通常高GI的碳水化合物FII值也高,特別是精製過的食物。

在碳水化合物中,FII值依序最高的分別是 馬鈴薯、白麵包、全麥麵包、白米飯,炸薯條。FII值最低的是全麥義大利麵,義大利麵、裸麥麵包、糙米飯。

所以其實把白麵包換成全麥麵包並沒有什麼差別(市面上的全麥麵包只是白麵包加上麥麩)麵包就是會讓你胖!惟一的例外是加了黑麥的裸麥麵包 (rye bread)。有吃過裸麥麵包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味道不太一樣,纖維較多。要減肥,倒是可以把白飯與麵換成糙米義大利麵

蛋白質雖然零GI,但是其FII值變化幅度很大,從白麵包的30%70%都有。

有趣的是,全脂牛奶的FII值遠低於脫脂牛奶,而且脂肪越低的牛奶 FII值越高!脫脂牛奶的FII值都快和全麥麵包差不多了。有許多研究都已指出喝全脂牛奶可幫助減肥,但是脫脂牛奶不會。

蛋白質中最會刺激胰島素分泌的是乳清蛋白 (whey protein),從這觀點來看乳清蛋白不只是因為富含BCCA容易吸收,還能刺激胰島素分泌進行肌肉蛋白合成,確實是很適合增肌的食物。

純脂肪的胰島素指數相當低,大約是白麵包的3%。但是問題是人們不會單純喝油,飲食中攝取的脂肪通常和蛋白質(肥肉、牛排)或是碳水化合物一起吃。脂肪和什麼食物一起攝取會是個問題 (脂肪有點複雜,我會寫一篇關於脂肪的文章)

食物列表很多,有興趣的朋友慢慢看。故事還沒完,我繼續講下去。

腸促胰泌素除了刺激胰島素分泌外,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降低胃部蠕動,加長食物在胃腸的時間,降低食物消化的速度,進而降低血糖提升的速度。腸促胰泌素這個作用會增加人的飽足感,告訴人們快吃飽了。

一份2010年的研究找來22位年輕人分成四組,分別給他們四種不同的流質蛋白餐:蛋,火雞,鮪魚,與乳清蛋白。受試者並不知道自己喝的是哪種蛋白。實驗人員然後測量他們的胰島素分泌量,如下圖:
如預期地,乳清蛋白刺激最多的胰島素分泌。

四小時後,四組人被招待去吃吃到飽的大餐,實驗人員很仔細的測量他們分別吃進了多少食物,並把食物換算成熱量。結果你猜哪一組人吃最多?

結果揭曉,四小時前吃乳清蛋白的人這次進食的熱量最少(2950 kJ),鮪魚組次之(3275 kJ),火雞組(3513 kJ),最後是蛋組(3534 kJ)四小時前最刺激胰島素的反而吃的最少。

由於蛋白質刺激胰島素的效果都來自於腸促胰素,這實驗說明了腸素胰素分泌最多,刺激最多胰島素的那組,也產生了最大的飽足感,足以影響到他們四小時後的進食量。

簡而言之,腸促素對於肥胖同時有一正一負兩種效果,一方面增加胰島素,另一方面增加飽足感。蛋白質對於肥胖的效果取決於這一正一負的作用。就長期追蹤研究的調查來說,喝全脂牛奶有助於減肥,脫脂牛奶則不會。提高肉類的攝取則和體重增加有正相關。

依照碳水化合物假說的邏輯,要減肥就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但是把碳水化合物用脫脂牛奶,清雞胸肉,雞蛋,瘦肉等高蛋白低脂的食物取代 (這是許多人減肥餐的內容),事實上並不會讓你真正地瘦下來不復胖,因為這些蛋白質都會引起胰島素分泌。

蛋白質引起的胰島素分泌較碳水化合物為少,所以一但從高碳水化合物飲食轉換成高蛋白飲食,身體內恆胖計的設定點就開始降低(胰島素分泌量下降),你會發現體脂肪開始下降,你很高興減肥有成。但是高蛋白飲食很難執行,如果你減肥成功後,換回一般的碳水化合物飲食,後果就是體內胰島素開始上升,恆胖計的設定點也隨之上升,復胖!

就算你長期嚴格地執行高蛋白飲食,前文的DIRECT後續追蹤研究也已經清楚的顯示,四年後你還是會復胖。

為何即便堅持長期的高蛋白飲食,還是會復胖? 老實說我還真的不清楚。目前可以拿出來解釋的原因不多,我只知道一個可能性。

這是來自哈佛醫學院的研究,於2012年發表在醫界的頂尖期刊,JAMA這篇論文的重點是在比較相同熱量,但是不同內容的飲食對於身體基礎代謝率的影響,其中就有阿金飲食。在此研究中,採用高蛋白飲食的受試者,在一段時間之後,體內的皮質醇(cortisol)升高了,而且是所有飲食組中最高的

皮質醇是一種壓力賀爾蒙,目的是從身體器官內釋放葡萄糖到血液中。因為在原始人時代,壓力的來源主要是生存危機。面對危機,身體會啟動戰或逃的反應,不管是戰是逃,肌肉都需要能量動起來。同時胰島素也會分泌促使葡萄糖進入肌肉細胞內,提供能源。

這是短期的壓力。如果是長期的壓力呢?現在人最常面對的是長期的心理壓力。如果面對壓力,沒有運動把升高的血糖消耗掉,那血糖和升高的胰島素會怎麼樣?囤積脂肪!

 壓力 ->皮質醇 ->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 ->肥胖 

這是壓力造成肥胖的一項機制。

而長期高量的皮質醇分泌會提高胰島素分泌,形成肥胖。這或許是阿金飲食復胖的理由之一。


不管如何,本文有一個清楚的結論,就是高蛋白飲食並不是一個真正長期有效,可以穩定降低體內設定點的減肥飲食方法。也許攝取低胰島素指數的食物會比低碳飲食要來的有用。

但是既然所有食物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吃,也是我這幾篇文章一直提到的間歇性斷食。

好,低GI的高蛋白飲食法失敗了,那減肥要吃什麼?不能吃碳水化合物,不能吃高蛋白,只剩油了(生酮)?不,這不是我要提供的解方。

其實碳水化合物假說不完整,下一篇文章就要藉由探討碳水化合物假說來告訴你,該吃什麼?而且這不是新知,反而是我們常忽略的常識。

下一篇:肥胖解密 (9)

2 則留言:

  1. 謝謝你寫了如此優秀的文章。因為我接觸到很多生酮人吃超過半年或是一年後會有血糖上升的狀況,在國外有一說是因為大腦需要葡萄糖,當體內葡萄糖不足胰島素會釋放葡萄糖供給。跟你文章中說的阿金飲食出現的皮質醇機制應該是一樣的。謝謝解惑��

    回覆刪除